📣 创作者们,广场创作者福利来了!
Gate 广场创作者认证申请功能正式上线!
申请步骤:
1️⃣ App 首页 → 底部进入【广场】 → 点击右上角头像进入个人主页
2️⃣ 点击头像右下角【申请认证】进入认证页面
3️⃣ 审核通过后,头像旁将显示专属认证徽章,彰显专业与权威
注:手机 App 需更新至 7.25.0 以上版本才可申请。
申请通道现在已经全面开放,广场 KOL、项目方、媒体、商业机构均可申请!
门槛超低,仅需 500 粉丝 + 积极发帖,即可申请!在 Gate 广场,你也可以成为社区领袖!🫵
🎁 专属福利包含:身份标识、内容推荐、专属曝光 、活动优先权 、热门项目合作等!
关于认证申请细节请阅读:https://www.gate.com/help/community-center/moments/47731/gate-square-creator-certification-guidelines
立即申请,彰显你在广场与众不同的地位,赢得更多福利和机会!
中国人几千年来,把苦难吃成了文化。中国的美食丰富且味道繁杂,其实背后藏的是众多的苦难。一个地方的美食越多,这个地方曾经的苦难也就越多。比如说,贵州的折耳根味道像鱼缸水,却能够成为餐桌的硬菜。那是因为清朝时候大旱,百姓无粮,硬生生的把这种腥味吃成了习惯,甚至成了特色。而重庆的火锅呢,本质上是纤夫的求生饭,拣富人不要的动物内脏,用辣椒和花椒压腥味,既能延缓变质,又能麻痹饥饿的肠胃。而东北的乱炖,看似是家常,其实是闯关东农民的拓荒饭,有啥炖啥,一锅能顶全家一日三餐。而河南的胡辣汤、烩面汤源自于1942年的大饥荒,用汤水撑饱肚子才活下来,陕西的锅盔病得能当砖头,因为能带着逃荒三个月不坏。所以,中国的美食,其实是苦难社会下,生存环境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