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作者福利來啦!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正式上線!
現在在 Gate 申請認證,成功通過即可享受價值 $3,000 的早鳥專屬福利!獲得專屬徽章、現金獎勵、限量週邊,更有機會登上官方榜單,享受更多曝光與特權!
申請門檻超低,只需 500 粉絲 + 積極發帖互動,你也可以成爲社區領袖!
早鳥福利:
🏆 最具影響力創作者 3 名(最多互動):50 USDT + Gate X RedBull 隨行杯+ 精選文章 5 篇
🏆 最佳內容獎 5 名(內容最佳):$50 倉位體驗券+ Gate 平沿帽 + 精選文章 5 篇
🏆 除此之外前50名成功申請者:$50 倉位體驗券
所有成功申請者均可獲得認證創作者徽章+官號 “首批認證創作者榜單” 曝光
海外用戶:Gate 平沿帽 = $20 倉位體驗券,Gate X RedBull 隨行杯 = $30 倉位體驗券
申請步驟:
1️⃣ App 首頁 → 底部進入【廣場】 → 點擊右上角頭像進入個人主頁
2️⃣ 點擊頭像右下角【申請認證】 → 進入認證頁面
3️⃣ 審核通過後,頭像旁將顯示專屬認證徽章,彰顯你的專業與權威!
🎁 專屬福利包含:身分標識、內容推薦、專屬曝光 、活動優先權 、熱門項目合作等!
立即申請,成爲廣場社區領袖,享受更多福利和機會!
詳情閱讀:https://www.gate.com/help/community-ce
AI商業領域最炙手可熱的兩個人,避開中國
一個是全球最大的AI獨角獸,ChatGPT的締造者。另一個是芯片供不應求,AI時代最大的贏家。他們分別是OpenAI創始人Sam Altman、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勳。
這兩位把持全球AI進度表的男人,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都在自己的行程表裡避開中國。
6月10日,OpenAI創始人Sam Altman以視頻連線的方式現身於中國北京舉辦的2023智源人工智能大會。這是ChatGPT之父首次在中國的會議場合公開發表意見。即便未見肉身,台下觀眾也如同朝聖者一般,紛紛拿出手機拍照,記錄這一偉大時刻。
這些國家和地區包括,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波蘭、日本、韓國、印度、以色列、阿聯酋等。
**Sam Altam的路線在地圖上繞了一個圈,沒有中國。 **
稍早之前,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勳開啟了台灣行,參加了台灣大學畢業典禮致辭,隨後在COMPUTEX大會發布新型DGX GH200人工智能超級計算機。
黃仁勳的半隻腳已經踏上中國,就在眾人以為黃仁勳會和馬斯克一樣踏上中國大陸的土地時,黃仁勳結束了中國台灣之行,徑直飛走了,頭也不回。
至此,當今世界上AI商業領域最炙手可熱的兩個人,均避開了中國。
這兩個人不來中國,創業者連感謝的機會都沒有!
如果沒有ChatGPT出現,就沒有現在的中國大模型軍備競賽,曾經瀕臨死亡的AI公司也不會再次拿到融資,也不會有在互聯網公司大裁員的背景下AI人才重金難求,更不會有一場又一場的AI大會,以及用精美的PPT包裝的花里胡哨的大模型。
全球獨立GPU市場份額的85%被英偉達佔據,如果沒有英偉達,“煉丹”的燃料都沒有。
就在剛剛過去的5月,特斯拉CEO馬斯克、摩根大通CEO戴蒙、星巴克新任CEO納思瀚幾乎前後腳訪問中國大陸。尤其是馬斯克,得到了中國外交部部長、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商務部部長以及上海市委書記會見,規格之高並不多見。
這種舉動是被視為對外界“脫鉤斷鍊”的有力回應,但總感覺少了點什麼。
馬斯克是新能源的代名詞,新能源已經是“完成時”,而AI是“進行時”。
據甲子光年智庫發布的趨勢報告,將2022年總結為一失和一得。過去的一年,中國“得”到了新能源,卻“失”掉了人工智能。現在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與消費市場,預計2025年年銷量將超過千萬,未來大概率會持續引領全球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去年年底ChatGPT發布後,中國人工智能行業從業者的第一反應是:為什麼ChatGPT沒有誕生於中國?無論是是高引論文數量、頂尖人才數量,中國均大幅落後於美國。
AI作為下一代工業革命的核心技術,早已是大國競爭的砝碼。去年10月,美國出台了一系列限制措施,包括禁止將使用美國設備製造的某些芯片銷售給中國。今年5月23日,日本政府正式出台半導體製造設備出口管制措施,新規將於7月23日正式生效。芯片是AI的載體,一旦被“卡脖子”,後果可想而知。
在美國在芯片領域對華出口限制的大背景下,雖然自媒體們口嗨地喊出“英偉達離不開中國”,但終究是沒有等來黃仁勳。
至於Sam Altam的的全球行,目前看像是一場“政治秀”,看看接見他的人員名單就知道了:
歐盟主席馮德萊恩、英國首相蘇納克、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朔爾茨、西班牙首相佩德羅·桑切斯、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韓國總統尹錫悅、印度總理莫迪、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以色列總統赫爾佐格、阿聯酋總理馬克圖姆等等。
此舉被認為是來西方政黨在繼環保議題之後開始講注意力集中在AGI。嗯,但願只是這樣吧。
你認為,這兩個人未來會來中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