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即將從黃金向比特幣大規模輪動?

robot
摘要生成中

作者:Anthony Pompliano,Professional Capital Management創始人兼CEO;翻譯:金色財經xiaozou

當資本配置者試圖釐清世界格局時,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於黃金與比特幣。

2025年的市場共識是:黃金雖是優質資產,但其進攻性弱於防御性——這正是比特幣的發力點。

這種去中心化資產被定位爲"數字黃金",或如我此前所稱的"帶翅膀的黃金"。其核心邏輯在於:比特幣既具備與貴金屬相同的穩健貨幣屬性,又憑藉獨特優勢(包括限量供應、減半機制及相對短暫的發展歷程)有望持續跑贏黃金

然而2025年這一預期並未兌現。

事實上黃金年內漲幅約60%,創近半個世紀以來最佳表現。Creative Planning的首席市場策略官Charlie Bilello指出:“黃金已成爲過去20年表現最佳的主要資產類別,年化回報率超11%。”

znaLrgq9Hplvsu04nwtfg8wTfi3sHHFEkhFfs7Hg.jpeg

如此表現(尤其是近11個月)推動央行黃金儲備佔比顯著攀升。Charlie寫道:“黃金現佔全球央行儲備20%以上,爲近三十年來的最高份額。”

RKFjSbtTIij1edorluPH5Q8KL3YdgA2JLNXwAEv3.jpeg

央行需求之所以關鍵,在於其成功抵消了自2024年3月價格大幅漲以來美國散戶持續淨拋售黃金白銀的影響。

但令衆多投資者困惑之處在於——比特幣與黃金歷來存在緊密聯動性:當金價漲後,比特幣通常會在約100天後跟進。這兩類資產共同受益於國家債務攀升、貨幣政策失序、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等宏觀東風。面對這些挑戰,投資者往往更傾向將投資組合中更大比例配置於穩健貨幣資產——即那些既遊離於傳統體系之外,又具備不可增發特性的資產。

那麼爲何黃金能對近期全球局勢作出反應,而比特幣卻表現滯後?難道僅僅是因爲央行資金雄厚,由於這些大體量資本尚未配置比特幣,從而推高了金價?

這確實是部分原因。但背後還存在更微妙的因素。大多數人過度關注黃金的優異表現,卻忽略了比特幣的相對弱勢。

Joe Carlasare指出,當前這輪比特幣牛市的漲幅遠遜於以往歷次牛市。我們並未見到預期中的那種驚人漲幅,這意味着市場缺乏由散戶狂熱推動的衝頂行情。

KLsvoZrqcrkfHbS1MsecKXru7dt1aQptufnArLX3.jpeg

若你曾爲投機目的購買比特幣,特別是最吸引你的特質是其看似不對稱的收益潛力,那麼此刻你定然深感失望。我完全理解這種感受——本輪週期至今,比特幣確實未能兌現這一承諾。

但若你將比特幣視爲抵御貨幣貶值和失控通脹的防御性資產,那麼對其表現理應滿意。自2020年1月以來比特幣漲幅約1500%,2025年內漲幅亦超18%。

比特幣過往的不對稱性源於投資者承擔的高風險。風險與收益始終相伴。但如今比特幣已非高風險資產:顯然它不會消失,政府不會取締它,最終必將融入所有成熟投資者的資產組合。

因此你應預期比特幣回報率將低於以往牛市。這絕非削弱其吸引力,反而意味着比特幣的漲已成必然。雖需一些時日,但比特幣終將在全球舞臺成爲頂級儲值資產。黃金將與比特幣同步發展,二者並非競爭關係,而是對抗貨幣貶值的"同盟戰友"

共存對兩類資產皆是福音。

但短期而言,剛剛過去的周末可能已成爲轉折點。年底前我們很可能見證資金從黃金向比特幣的大規模輪動

Joao Wedson指出:

"BTC/黃金比率的底部信號極爲罕見,通常出現在高波動時期和比特幣劇烈回調階段——此刻我們正處在這一節點。

藍色信號顯示當前底部,標準化震蕩指標基本在吶喊:'是時候賣出黃金買入比特幣'。而綠色信號更爲強烈,當兩項指標同時觸底時出現,歷史數據顯示這類時刻曾創造最佳的BTC/黃金配置機遇。

我想對機構黃金持倉者說:若我是你們,會認真研究這張圖表。比特幣的風險回報比當前更具吸引力,尤其在黃金處於狂熱狀態的當下。

請隨意運用這份圖表分析,但請銘記此刻——這或許將成爲黃金與比特幣的歷史性轉折點。"

綜上所述:黃金在2025年表現卓越,但過往業績不預示未來表現。我們可能正站在黃金向比特幣大輪動的門檻上。若這一推演成真,比特幣或將用一場絢麗的漲勢爲年終收官

BTC1.89%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