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悬而未决:CPI数据将检验北京抗通缩策略

离岸人民币(CNH)周二交易相对稳定,美元/人民币汇率为7.1134,单日下跌不到0.1%。市场目光已转向将于周三凌晨(01:30 GMT)公布的中国8月通胀数据。

预计8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将同比下降0.2%,相比7月的0%进一步下滑,这可能重新引发对中国内需健康状况的担忧。

我今天特别关注这份报告,它将成为北京经济政策可信度的试金石。人民银行今日将美元/人民币基准汇率设定在7.1008,略低于前一日水平,显示出控制货币贬值的意愿。这一新的宏观经济指标将决定货币预期走向,也将评估政府有效抗击通缩的能力。

美元/人民币技术分析:下行趋势持续

尽管曾短暂反弹至4月8日的7.4291高点,但美元/人民币自年初以来明显处于下行趋势。

该货币对刚刚创下自2024年11月6日以来的新低7.1133,下一个关键支撑区域位于7.1000,这一水平在过去曾形成价格底部,也是日线下降趋势线所在位置。

若明确突破该区域,美元/人民币可能进一步下跌至2024年9月低点6.9713。如果7.1000附近支撑有效,货币对可能反弹至目前位于7.1873的100日简单移动平均线。

经济韧性与通缩风险并存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展现出一定韧性,上半年GDP增长5.3%,得益于消费复苏和对美国以外市场的出口增长。

然而,正如法国巴黎银行的Christine Peltier所指出,“抗击通缩的战斗远未结束”。

7月工业活动放缓(同比5.7%,上半年为6.6%)和制造业投资萎缩(同比-1.3%)表明经济动能正在减弱。

物价下行势头加剧了担忧。7月CPI已经停滞在0%,8月数据预计可能跌入负值区间。

市场普遍预测同比下降0.2%,而据华尔街中文网报道,中金公司等本地机构甚至预计下降0.4%,归因于高基数效应和疲软的食品价格。

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趋势同样不容乐观。工业领域的通缩持续,与最终需求低迷和原材料价格下跌相吻合。

通缩与内卷:北京的两难处境

北京面临日益严峻的经济困境。一方面,当局加大了所谓"反内卷"努力,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产能过剩、净化竞争环境并支持多个关键工业部门的价格。

另一方面,这些政策短期内可能会对就业造成压力,尤其是在生产率低下或负债过重的行业。

按照法国巴黎银行的分析,“这一战略的成功将取决于政府持续支持国内需求的能力”。

然而,目前的举措仍显谨慎。尽管推出了消费补贴、儿童津贴和定向降息,家庭支出仍然脆弱,7月零售额增长放缓至3.7%,低于上半年超过5%的水平。

8月CPI:一场高风险的公布

即将公布的中国通胀数据远不只是一个简单指标:它将成为中国经济政策可信度的晴雨表。

如果重新陷入通缩领域的预期得到确认,市场可能会预期当局采取更强有力的反应,无论是货币宽松还是新的财政措施来支持需求。

就人民币而言,短期内可能会继续对美元走强,除非出现积极的价格意外或不可预见的政策变化。

我认为,这场通缩与反通缩的博弈,实际上反映了中国经济转型期的阵痛。政策制定者需要在短期稳定与长期结构调整之间找到平衡点,这绝非易事。如果明天的CPI数据继续恶化,人民币可能面临新的压力测试。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