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降息内耗”白热化:鲍威尔押注10月降息稳就业,鹰派携通胀警报蠢蠢欲动



疲软就业数据眼下正主导美联储政策方向,本月(10月)降息几乎已成定局,但美联储内部的“政策裂痕”正持续扩大,2026年的利率路径也因此变得迷雾重重。

从当前态势看,就业市场的疲软给了鲍威尔推动降息的关键理由。过去数月就业增长放缓,叠加早期数据被大幅下修,美国劳动力市场“低招聘、低解雇”的脆弱平衡逐渐显现——鲍威尔明确警示“就业岗位进一步减少或推高失业率”,这番表态直接巩固了市场对10月降息25个基点的预期,期货交易员甚至已提前押注12月将迎来又一次降息,若这一预期落地,将与美联储官员此前的中位数预测完全吻合。

但鹰派的反对声同样不容忽视,且理由足够充分。核心矛盾在于,美国通胀已连续多年高于目标,眼下仍面临关税摩擦等上行压力——前旧金山联储高级顾问Tim Mahedy的话一针见血:“距离通胀达标已过去54个月,不能只盯着就业风险”。目前19名美联储官员中,已有8人预测2026年不会再降息;前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更是直接泼冷水,称10月降息是“板上钉钉”,但12月降息会因“通胀高企+经济增长韧性”面临巨大变数。

更值得关注的是,美联储内部的政策分歧还在出现新变量:理事沃勒、鲍曼等鸽派仍将就业视为首要风险,但新声音已然出现——米兰公开呼吁“进行一系列50个基点的快速降息”,尽管目前仍是少数派,却进一步加剧了政策方向的不确定性。

而2026年的利率路径,还被两大外部因素蒙上阴影。一方面是美联储的“人事变数”:鲍威尔的主席任期将于明年5月结束,特朗普明确表示将挑选“主张低借贷成本”的继任者,这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美联储的政策基调;但另一方面,明年将轮换进入投票席位的克利夫兰联储主席哈玛克、达拉斯联储主席洛根均属鹰派,对进一步降息持谨慎态度,人事结构的“鹰鸽博弈”可能让政策走向更加摇摆。

另一方面是经济数据的“矛盾信号”:美国消费者支出和经济增长仍有韧性,但招聘市场却持续降温,这种“分化”本就让政策制定难以取舍;而政府关门导致关键数据发布冻结,更让美联储失去了判断经济真实状况的重要依据,政策误判的风险也随之上升。

我的思考:2026年美联储或陷入“政策两难”,市场需警惕预期差风险

1. 短期降息难改长期分歧:10月、12月的降息可能只是“阶段性共识”,核心矛盾(就业疲软vs通胀粘性)并未解决。一旦后续经济数据出现转向——比如就业市场意外回暖,或通胀因关税、能源价格再次反弹,美联储内部的“内战”可能会立刻升级,政策转向的速度或许会远超市场预期。
2. 人事变动或成关键转折点:鲍威尔任期结束后的“新主席效应”,与投票席位的“鹰派轮换”形成了鲜明对立。若新主席倾向于宽松,但投票层鹰派力量增强,美联储可能陷入“决策内耗”,政策出台的及时性和力度会大打折扣,这反而会加剧金融市场的波动——毕竟市场最忌惮的不是“明确的加息/降息”,而是“政策方向的反复摇摆”。
3. 市场预期或存在“过度乐观”风险:目前市场普遍押注2026年利率将“稳步下行”,但从鹰派的反对力度、通胀的潜在压力来看,美联储明年的降息幅度很可能少于市场定价。正如Wolfe Research首席经济学家Stephanie Roth所言,若明年初经济显现“过热迹象”,市场对利率的预期可能会被彻底推翻,股票、债券等资产价格或因此迎来一轮剧烈调整。

后续可重点关注两个信号:一是10月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对2026年利率路径的表述是否调整,二是明年初新主席人选确定后的政策风向变化——这两大信号将直接决定美联储“内耗”的最终走向,也将为市场提供判断利率趋势的关键依据。#晒出我的Alpha积分 #今日你看涨还是看跌?
BNB-5.23%
XRP-1.74%
SOL-4.76%
ETH-4.43%
BTC-2.98%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