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活動:#发帖赢代币CGN 💥
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CGN、Launchpool 或 CandyDrop 相關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1,333 枚 CGN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10月24日 18:00 – 11月4日 24:00(UTC+8)
📌 相關詳情:
Launchpool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771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763
📌 參與方式:
1️⃣ 在 Gate 廣場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CGN 或相關活動(Launchpool / CandyDrop)相關;
2️⃣ 內容不少於 80 字;
3️⃣ 帖子添加話題:#發帖贏代幣CGN
4️⃣ 附上任意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置(總獎池:1,333 CGN)
🥇 一等獎(1名):333 CGN
🥈 二等獎(2名):200 CGN / 人
🥉 三等獎(6名):100 CGN / 人
📄 注意事項: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
獲獎者需完成 Gate 廣場身分認證;
活動最終解釋權歸 Gate 所有。
x402,可能我們都理解錯了它的本意
撰文:Charlie 小太陽
如果你關注 fintech、加密或 AI 圈,肯定被「x402」這個詞刷屏了。
一衆互聯網巨頭紛紛下場 agentic payments「智能體支付」這個賽道:Coinbase 和 Cloudflare 聯手拉起 x402 開放基金會,Google 把加密擴展塞進了它的 AP2 標準,連一向沉穩的 Adyen 也挽起袖子下了場。Visa 的 TAP 承諾要實現互聯互通,Stripe 和 OpenAI 更是聯手把 ACP 和「即時結帳」推成行業標配。
一個幾乎被遺忘的互聯網狀態碼——402「需要付款」,竟儼然成了決定下一代 AI 智能體商業模式的關鍵。
其實在支付圈內部,這股暗流已湧動了大半年。
今年二月我在 Substack 上寫「AI Agents: The Next Frontier Reshaping the Future of Payments」這篇文章時就注意到,像 Skyfire、Payman 這類明星千萬美元級種子輪項目——背後站着 Web2 與 Web3 的支付巨頭比如 Visa 和 Coinbase——已在布局這個領域的創業公司。
而且像 Stripe, Visa 和 Paypal 都在年度報告裏提到了 AI 智能體和支付結合的前景,盡管所佔篇幅有限。
但最近幾周 x402真正出圈,得益於 AI 巨頭和金融科技巨鱷們的大動作,x402 本身以及更廣泛的智能體商業趨勢,終於吸引了更廣泛的科技和投資圈的注意。
很多評論都提到了它源自 HTTP 402 狀態碼,也分析了崛起中的智能體 AI 和逐漸主流化的加密技術如何給這個話題添柴加火。
但他們普遍忽略了一個根本驅動力:這場 AI + crypto 大潮背後,真正的動機是什麼?
一切的起點,是 AI 公司的生存危機
表面上看,大家都在談論「智能體終於能自主付款」,並由此暢想未來 AI agent 能解鎖什麼新技能。
但據我在硅谷某明星投資人的閉門交流中得知,這一切的源頭,也就是真正的需求痛點,其實是來自 OpenAI、Anthropic 這類大模型廠商的生存壓力。
他們一邊向資本市場講述着萬億規模的未來故事,一邊看着版權訴訟堆積如山,公衆對其訓練數據倫理的質疑日益高漲。如果不能建立一個規模化、自動化的方式來補償他們爬取的數據和資料庫,後續的融資與龐大的資本開支都將面臨壓力。
我聽到的一種說法是,OpenAI 的 Sam Altman 因此找到了 Coinbase 的 Brian Armstrong——兩人都出身 YC 體系。這或許也解釋了爲何 Coinbase 在今年初曾短暫推出了 AgentKit 產品。那是一個面向開發者的工具集,包含了對 OpenAI SDK 的支持,讓智能體具備交易能力。
然而 AgentKit 沒有持續多久——很快就下線了。不是因爲直覺錯了,而是因爲路徑出現了分歧,兩個公司的戰略重心很快南轅北轍。
也許是迫於 Perplexity 和 Shopify 合作的壓力,OpenAI 的增長戰略開始偏向消費者電商——成爲人們發現和購買商品的界面——因此它傾向於一種商戶無需大動幹戈就能採用的結帳方案。
而 Coinbase 這邊,因爲 GENIUS Act 和美國一系列的 crypto 執法監管動作,野心逐漸變成了網際網路貨幣基礎設施,這自然將其推向「機器對機器」的流量,即無需創建帳戶,機器人直接向頁面或接口付費。
透過第一性原理,看巨頭下場形成的四大陣營
盡管 AgentKit 曇花一現,但它爲 Coinbase 後續推出的升級版 — x402 奠定了基礎,也爲其他巨頭玩家,包括打開了新思路。
也正是因爲上面提到的原始驅動力,透過這個第一性原理才能更好地理解巨頭們形成的各陣營之間的競合關係:
Stripe × OpenAI:佔領消費者場景,做「平滑升級」
OpenAI 與 Stripe 共同構建的 ACP 協議,並在 ChatGPT 中推出了即時結帳。本質上是對現有支付網絡的「優雅升級」。
Stripe 發行一種針對特定訂單和商戶的共享支付令牌,智能體攜帶它完成交易,商戶端沿用熟悉的防欺詐、退款和稅務流程——無需重組團隊或重新培訓。
Etsy 已實際接入,Shopify 也在排隊等待。這套策略的核心在於利用現有渠道與使用習慣:將智能體交易無縫嵌入商戶已經跑通的支付流水線。
Coinbase × Cloudflare:瞄準機器經濟,做「底層重構」
Coinbase 的升級版 x402 的野心更爲徹底。它讓 HTTP 協議中的「402 需要付款」狀態碼變得可執行:服務器聲明價格與接受的代幣,客戶端完成支付(首選當然是親兒子 Base 鏈上的賺錢機器 USDC)並憑證明繼續操作。無需帳戶、登入或月結帳單。
這套方案在 0.01 至 0.1 美元的微支付場景中優勢盡顯——例如按次調用 API、按篇獲取文章上下文、按次使用分析工具——和它投資的 Skyfire 初期的 demo 如出一轍。
Cloudflare 此前推出的「按次爬取付費」已爲此鋪路,而 Coinbase 的強勢入場,更團結了 AWS、Circle/USDC、NEAR 等關鍵玩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Anthropic,可謂是始作俑者 OpenAI 的完美替身。
與 OpenAI 走向了消費者購物的方向相比,Anthropic 的核心戰略 MCP 框架專注於讓智能體發現並按次調用工具,其經濟模型與 x402 的「按請求付費」天然契合,遠勝於面向店面的消費結算。
Google × Adyen:制定規則,確保合規與審計
Google 的 AP2 標準致力於解決支付體系裏最棘手的授權問題。它通過一套籤名的授權指令,將用戶的意圖(如價格上限、頻次限制、品類範圍)與具體操作綁定。該設計天生與支付渠道無關,並包含一個加密擴展,使得智能體在處理極小額支付時,可無縫連接至 x402 鏈路,同時保持完整的審計追蹤。
另外,支付巨頭 Adyen 的參與,意味着從第一天起,這套系統就具備了企業級的糾紛處理與合規能力。
Visa TAP:不做新軌道,兼容並包
Visa 的 TAP 並未試圖重建支付軌道,而是扮演了關鍵的兼容角色:幫助發卡行(issuer)和收單行(acquirer)識別智能體交易流量,並對其應用統一的風險與糾紛規則。
其關鍵在於互操作的定位——TAP 明確表示將與 Stripe+OpenAI 陣營的 ACP 對齊,並與 Coinbase+Cloudflare 陣營的 x402 互聯互通,實實在在地貫徹了其 Network of Networks 的定位,令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加上萬事達卡的「Agent Pay」,你會發現銀行卡品牌正在引導標準趨同,而非豎起智能體商業的圍牆。
盡管這些方案看似各自爲戰,但它們在實踐中正在形成一種分工協作、層層互補的格局:
授權層:Google+Adyen 陣營的 AP2 標準提供用戶意圖的可驗證憑證,成爲所有操作的「通行證」。
執行層:
面對消費者購物,走 OpenAI+Stripe 陣營的 ACP+傳統卡網,體驗平滑。
面對機器間微支付,走 Coinbase+Cloudflare 陣營的 x402+加密貨幣,成本極致。
協調層:Visa 陣營的 TAP 等在背後告知銀行「這是智能體交易,非欺詐」,保障流程暢通。
一個典型的場景可能是:你的旅行智能體先通過 x402 花 2 美分查詢多家航司票價(受 AP2 授權約束),在你確認後,它切換至 ACP 通道完成機票購買,TAP 同時向銀行說明情況。同一任務,兩種支付軌道,一套審計日志。
在這個未來體系下,互操作性將是核心要素,這也是爲什麼在上周的联准会支付技術大會上,各個行業參與者首先強調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未來支付系統的互操作性。
誰是智能體支付這條大賽道的贏家?
現有巨頭贏了第一局,因爲身分驗證、欺詐、退款、稅務和糾紛處理都是規模遊戲。ACP/TAP/AP2 直接對接了讓 CFO 們安心的成熟體系。
但如果我們回到開啓這整件事的原始動機:OpenAI 試圖向內容所有者付費。事實上,這樣一個互聯互通的智能體商業生態系統,同樣惠及「長尾」參與者。
長尾參與者在那些單位金額極小、以往繁瑣流程會扼殺交易的場景中獲勝:按次請求的 API、按文章獲取上下文、按次使用工具。
許多初創公司正作爲上述三層基本架構之外的附加值領域–比如粘合層湧現,構建跨協議的身分+支付解決方案,讓兩三個人的小團隊無需設立計費部門就能實現計量收費(這聽起來是不是很像 Stripe 最初的價值主張?)。
更進一步,如果我們跳出線上空間思考——當我們開始意識到 AI 最大的限制因素其實是現實世界時,我認爲至少有以下三個領域,智能體加上 x402/AP2/ACP/TAP 將顯著改變經濟模式:
預測市場與預言機革命:DeFi 預言機若採用 AP2 授權+x402 支付,將能激勵數據源提供更實時、更優質的數據,從根本上提升市場效率與流動性,讓近期爆火的預測市場打開更大可能性。
AI 數據中心與電網彈性:訓練算力需求波動劇烈,邊緣的儲能設備、EV 車隊可通過 x402 按秒向數據中心出售冗餘電力,將粗糙的「限電」變爲精準的「競價市場」。
氣候數據與 DePIN:成千上萬的傳感器可成爲數據中心,將空氣質量、溫度、洪水位等讀數通過 x402 按次出售給市政機構或保險公司,AP2 授權確保數據使用範圍,所有交易可審計。
總結:分工協作的勝利
回望起點,OpenAI 們最初只是想解決「版權原罪」——爲所用數據支付合理對價。
但最終的答案,並非某個單一的技術突破,而是一場精妙的產業分工:
OpenAI+Stripe 的 ACP讓大規模、合規的消費者交易成爲可能。
Coinbase+Cloudflare 的 x402爲機器經濟的碎片化支付提供了基礎設施。
Google+Adyen 的 AP2建立了可信的授權與審計標準。
Visa 的 TAP化解了傳統金融體系的疑慮。
Coinbase 最終與 Anthropic 深度綁定,是因爲 MCP 與 x402 的微觀經濟模型天生契合;OpenAI 選擇與 Stripe 深耕消費場景,是因爲那裏能最快看到增長並建立信任。兩者從同一痛點出發,選擇了不同的戰場,最終卻共同編織了一張更堅韌的生態網路。
對於初創團隊,基於這四個陣營形成的」授權–執行–協調「核心架構之外的增值層級與服務,則是切入的好機會。
甚至對於線上領域以外來說,從預測市場及預言機反應真實世界數據能力、AI 數據中心的電力需求、以及氣候災害風險帶來的天氣數據需求等,都是意義非凡的機會領域。
轉載文章如有版權爭議,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