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活動:#发帖赢代币CGN 💥
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CGN、Launchpool 或 CandyDrop 相關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1,333 枚 CGN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10月24日 18:00 – 11月4日 24:00(UTC+8)
📌 相關詳情:
Launchpool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771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763
📌 參與方式:
1️⃣ 在 Gate 廣場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CGN 或相關活動(Launchpool / CandyDrop)相關;
2️⃣ 內容不少於 80 字;
3️⃣ 帖子添加話題:#發帖贏代幣CGN
4️⃣ 附上任意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置(總獎池:1,333 CGN)
🥇 一等獎(1名):333 CGN
🥈 二等獎(2名):200 CGN / 人
🥉 三等獎(6名):100 CGN / 人
📄 注意事項: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
獲獎者需完成 Gate 廣場身分認證;
活動最終解釋權歸 Gate 所有。
黃金的拋售如何將比特幣推高至 20 萬美元
撰文:Dilip Kumar Patairya,Cointelegraph
編譯:Shaw 金色財經
在強勁的避險需求推動下,黃金價格大幅漲,突破每盎司 4300 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到 2025 年 10 月,市場開始出現獲利回吐。
2025 年 10 月 17 日,黃金價格在達到裏程碑後隨即下跌超過 2%。截至發稿時,現貨黃金價格約爲每盎司 4023 美元,較 4378.69 美元的歷史高點下跌了 8.1%。
導致此次下跌的主要誘因是,在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對華全面加徵關稅不可持續之後,中美貿易緊張局勢有所緩和。此外,美元走強以及投資者重新對像比特幣這樣的高收益資產產生興趣,也促使了此次回調。
受通脹、利率和地緣政治事件的影響,黃金價格的歷史充滿了劇烈的漲跌。從 20 世紀 80 年代初的峯值到 2013 年之後的大幅回調,再到 2020 年代的強勁反彈,再到 2025 年 10 月的下跌,黃金市場經歷了數次起伏。
1980-1999 年:受高通脹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推動,金價迅速飆升,並於 1980 年 1 月達到每盎司約 850 美元的峯值。隨後,時任联准会主席保羅·沃爾克大幅提高利率,引發了「沃爾克衝擊」,黃金漲勢就此終結。1980 年至 1982 年間,联准会將聯邦基金利率推高至 20% 以上以抑制通脹,從而引發了嚴重的經濟衰退。這引發了大規模拋售,到 1982 年,黃金價格下跌超過 60%,並進入了長期熊市。黃金價格從 1980 年的每盎司約 850 美元跌至 1999 年的每盎司約 278 美元。
2012-2018 年:黃金價格在 2011 年達到峯值後,隨着全球經濟企穩和股市表現優異,黃金投資吸引力下降,金價開始長期下跌。2013 年,联准会開始縮減量化寬松計劃,美元走強,資金轉向收益更高的資產,進一步給金價帶來壓力。作爲主要的黃金支持型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PDR 黃金信托基金的持倉量減少了 30% 以上,表明投資者興趣減弱。2014 年至 2018 年期間,黃金價格在每盎司 1200 至 1400 美元之間波動,遠低於 2012 年約 1680 美元的水平。
2020 年代: 2020 年代,在全球充滿不確定性的時期,黃金恢復了其作爲避險資產的地位。新冠疫情導致經濟停滯,各國政府推出了超過 10 萬億美元的刺激計劃,引發了人們對通脹的擔憂。到 2022 年,美國通脹率已攀升至 9% 以上,鞏固了黃金作爲金融保障工具的地位。各國央行也增加了黃金購買量,在 2022 年至 2024 年期間每年增加約 1000 噸黃金。即使利率上升,黃金價格也從 2020 年的越 1785 美元漲至 2025 年初的 3200 美元以上。
然而,2025 年 10 月的黃金下跌讓投資者開始尋找比特幣等替代品,因爲比特幣相對不受政府和央行政策的影響。
「數字黃金」的說法愈發深入人心,年輕投資者越來越多地將比特幣視爲抵御通脹和貨幣貶值的現代手段。許多人認爲比特幣比實物黃金更易獲取且更具創新性,這使得其市值從 2019 年的 1340 億美元飆升至 2025 年上半年的逾 2.4 萬億美元。
現貨比特幣 ETF 和交易所交易產品(ETP)爲機構投資者提供了專業級別的投資渠道,吸引了數十億美元的合規資金流入。2025 年 10 月初,美國現貨比特幣 ETF 單周資金流入量創下 35.5 億美元的紀錄,其中貝萊德(BlackRock)旗下的 iShares 比特幣信托(IBIT)表現突出,助力比特幣價格突破 12.6 萬美元。與此同時,黃金 ETF 最近幾周的流出量超過 28 億美元,與比特幣的強勁勢頭形成了鮮明對比。
歷史上,黃金資金流出與比特幣資金流入呈反比關係,在風險偏好情緒高漲時期,比特幣與黃金的相關性降至 -0.3。交易所餘額已降至六年來的最低點 283 萬枚比特幣,表明拋售壓力減弱。
比特幣邁向 20 萬美元的路徑似乎受到強勁的市場和宏觀經濟因素的支撐。2024 年 4 月的減半降低了區塊獎勵,在需求不斷增長的情況下導致供應收緊。多項指標繼續表明,比特幣將穩步增長。
隨着全球債務持續攀升,比特幣作爲去中心化投資資產的吸引力持續增長。到 2025 年上半年,全球債務已達到近 338 萬億美元,約爲全球 GDP 的 235%。
推動比特幣普及的機構催化劑正在不斷增強。截至 2025 年 10 月 24 日,Strategy(MSTR)持有 640,418 枚比特幣,其次是 Marathon Digital Holdings(MARA)和 Celsius(CEP),分別持有 53,250 枚和 43,514 枚比特幣。
联准会放松貨幣政策的舉措可能會帶來額外的提振。20 萬美元的水平是一個強大的心理基準,可能會促使投資者從黃金等資產中撤出資金,目前已有 28 億美元資金從黃金 ETF 中流出。
資金從黃金轉向比特幣,往往定義了主要的市場週期,突顯了投資者偏好如何隨時間演變。關鍵週期包括:
2013-2017: 2013 年至 2017 年,黃金價格在 2011 年達到峯值後,基本保持在每盎司 1200 美元至 1400 美元之間,而比特幣則從 100 美元飆升至 2 萬美元。此次漲的動力源於散戶投資者尋求一種去中心化的貨幣替代品。
2020-2021: 2020 年至 2021 年,機構的採用推動比特幣價格漲至 69,000 美元,因爲疫情時期的刺激措施和通脹擔憂促使像 Strategy 這樣的公司更青睞比特幣而非黃金。從歷史上看,黃金在穩定時期會吸引謹慎的投資者,但在風險偏好階段,比特幣往往會憑藉其稀缺性和增長潛力吸引資金。
近期趨勢強化了這一轉變。2025 年 10 月,比特幣 ETF 錄得 35.5 億美元的周資金流入,而黃金 ETF 則出現 28 億美元的資金流出。這些資金流突顯了在全球不確定性持續存在的情況下,投資者正在向數字資產轉變。
盡管加密貨幣愛好者預計比特幣將達到 20 萬美元,但這條道路並非一帆風順。其中的障礙包括價格波動性、監管不確定性、黃金復蘇的可能性以及來自其他資產的競爭:
比特幣的波動性:與所有加密貨幣一樣,比特幣波動性極高,會經歷劇烈的漲和下跌。機構投資者的買入可能引發價格漲,而大型持有者(「巨鯨」)的拋售則可能導致價格突然下跌。
監管不確定性:在全球許多地區,比特幣監管仍在形成中。稅收和合規方面的持續模糊性可能會阻礙機構參與。
黃金可能的復蘇: 2025 年 10 月,一些獲得豐厚回報的投資者開始從黃金礦業 ETF 中撤資。與此同時,據路透社報道,2025 年 10 月第三周,全球加密貨幣 ETF 流入量創下 59.5 億美元的紀錄。對加密貨幣資產的強勁需求推動比特幣創下歷史新高。然而,作爲避險資產,黃金仍有可能卷土重來。
其他資產的競爭:股票年均回報率約爲 10%,與數字資產存在競爭。代幣化國債和央行數字貨幣 (CBDC) 也提供了穩定的替代方案。這些選擇可能會從比特幣中分流資金。
代際更替正在重新定義人們對價值儲存資產的看法。成長於數字時代的年輕投資者越來越青睞比特幣,原因在於其去中心化、無國界的特點以及可能帶來的高回報。
相反,老一輩投資者仍然偏愛黃金,因爲它具有實物形態和久經考驗的穩定性。金融領域日益增長的數字化趨勢正在加速這一轉變,區塊鏈技術正以更透明、更高效的替代方案取代緩慢的紙質系統。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黃金和比特幣或許能夠在一種雙層對沖模式中並存。黃金憑藉其物理稀缺性和歷史記錄提供可靠性,而比特幣則憑藉其有限的供應和數字適應性提供增長。兩者共同在傳統與創新之間取得平衡,反映出投資者如何適應日益復雜的金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