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覺得錯過了Nike的投資機會?其實還有不少理由表明現在入手還算合適哦。



最近Nike這家運動品牌巨頭經歷了幾年的低潮期,但它正逐步迎來復蘇。幾個錯誤的戰略決策導致它收入連續多個季度下滑,業績相較於巔峯時期下降不少。不過,跡象也表明它正在重整旗鼓。

前任CEO John Donahoe實施了一些技術轉型嘗試,但成效不佳,Nike在廣告投放上過於依賴技術營銷渠道,而不是它以往擅長的品牌建設活動。同時,批發業務被忽視,給了競爭對手如Hoka和On Holding機會。不過,從今年6月的財報發布後,情況似乎有所好轉。

雖然錯過了財報後的股價反彈,現在入手也不算太遲。爲何?我們來看看幾個理由。

首先來看數據。這些數字確實不太好看——Nike的好轉僅僅在初步階段,距離成功逆轉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盡管在今年6月第四財季財報後股價漲,全年收入仍下降了10%至463億美元,淨收入則減少了44%達32億美元。第四季度更是雪上加霜,收入減少12%至111億美元,毛利率因降價促銷而下降了440個基點至40.3%,導致淨收入下降了86%,僅爲2.11億美元。

但投資者對這些負面數據並沒有太過在意,因爲管理層稱未來增長會有所改善。公司預計第一季度收入仍將下降,但環比壓力會有所減輕,包括關稅相關的成本壓力。

再來看看Nike的優勢。歷年來,它靠強大的代言陣容和持續的創新奠定了市場定位。無論是國際知名的運動員,如Michael Jordan、LeBron James、Cristiano Ronaldo,還是經典鞋款如Air Force 1和Air Jordan,它們都爲品牌價值保駕護航。

即便面對Hoka和On這樣的競爭對手,Nike依舊認可度高,消費者對它的忠誠度強勁,這爲品牌復蘇提供了不少支持。

考慮潛在的增長空間,Nike能否恢復至之前的盈利水平雖無把握,但市場需求上慢慢回暖。截止近期,鞋類和服裝市場的規模較2021年只升未降。若品牌健康度和盈利水平能重回2022年財政年度巔峯的60億美元淨收入,恢復到之前的高峯也不無可能。

再看看數據的發展,再考慮市場潛力,Nike復蘇還在初期階段,但其品牌價值和強大代言陣營給了它不少回旋空間。即使無法快速恢復至巔峯,持有股票仍然有望獲得不錯的回報。更新你對Nike的信心了嗎?覺得Nike的未來怎麼樣?留言聊聊你的看法吧! 😊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