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ma的41%的收入增長還不夠:爲什麼股票崩跌超過15%

robot
摘要生成中

關鍵點

  • Figma 的增長在 2025 年逐季度迅速放緩,令投資者感到恐慌
  • 股票的極端波動性源於其有限的公衆流通量(僅佔8%的股份)
  • 盡管大幅下跌,Figma 仍以令人矚目的 27 倍銷售額交易

設計軟件寵兒Figma在9月4日發布其作爲上市公司的首份財報後遭遇了20%的重創。我之前看過許多首次公開募股的過山車,但這個特別引人入勝且發人深省。

對於2025年第二季度,Figma的收入爲$250 百萬,同比增長41%。他們甚至報告了實際利潤——$28 百萬的淨收入。在今天這個燒錢的軟件初創企業市場中,這實屬罕見。

那麼,爲什麼會出現大規模拋售?很簡單:增長正在急劇下滑。第一季度增長了46%,第二季度下降到41%,第三季度預計僅爲33%,而從字裏行間看,第四季度似乎只有30%。這是一個戲劇性的減速,讓投資者感到恐慌。

大家都在問的問題是:生成性AI是否正在搶Figma的生意?他們的軟件幫助像Netflix和Duolingo這樣的公司設計網站和應用程序,但爲什麼要爲此付費,而AI可能會更便宜地做到這一點呢?管理層沒有清晰地解釋放緩的原因,這只會加劇投資者的焦慮。

這種情況特別荒謬的是,即使在從上個月的高點下跌了50%之後,Figma的股票仍然嚴重高估。它的交易價格大約是銷售額的30倍——或2025年預計銷售額的27倍。大多數優質軟件股票的交易倍數在10到20倍之間,當增長和利潤率看起來穩固時。在增長迅速放緩的情況下以27倍的價格交易?這無疑是在自找麻煩。

最初的估值瘋狂源於基本的供求關係。在487百萬股的流通股中,IPO後僅有3700萬(8%)可供交易,迫切的投資者將有限的供應推高至不可持續的水平。即使在崩盤後,股票仍然比其$33 的IPO價格高出60%。

這正是我避免新上市公司股票的原因,無論它們看起來多麼有前景。早期交易的波動性實在是太不可預測了,特別是流通股數量如此有限的情況下。

管理層聲稱他們將通過“大動作”創造價值——可能是收購或其他重大舉措。就個人而言,我更喜歡投資於市場機會明確且估值合理的公司,而不是押注於模糊的未來承諾。Figma在我看來不符合這些標準。

對於現有股東來說,耐心可能是必要的,但在這一點上我會認真質疑估值。當增長如此迅速減速時,它很少能迅速逆轉。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