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廣場用戶們,廣場使用界面全新升級啦!新版本界面更清新簡潔、操作更流暢絲滑,還有多項貼心新功能上線,快來更新體驗吧!你對新版界面有什麼感受?你最喜歡的新功能是哪一個?你發現了哪些驚喜或變化呢?發帖分享新版廣場使用體驗,瓜分 $10 分享獎勵!
🎁 我們將精選 10 位幸運用戶,每人獎勵 $10 合約體驗券!
參與方式:
1⃣️ 關注 Gate廣場_Official;
2⃣️ 帶上 #我的广场升级体验 標籤發帖,分享你的使用感受,比如界面風格體驗、細節功能變化、你最喜歡的新功能,或優化建議等;
3⃣️ 帖子內容需至少 30 字,並且只帶本活動標籤;
廣場界面煥新介紹文章:https://gate.com/post?post_id=14774358&tim=ARAbClhcBQNwWRIVGAoGBB5QX1sO0O0O&ref=BFlBUFwL&ref_type=105
活動截止時間:2025/10/26 18:00(UTC+8)
你的體驗是我們持續優化的動力!趕快參與和大家分享吧!
联准会“降息內耗”白熱化:鲍尔押注10月降息穩就業,鷹派攜通脹警報蠢蠢欲動
疲軟就業數據眼下正主導联准会政策方向,本月(10月)降息幾乎已成定局,但联准会內部的“政策裂痕”正持續擴大,2026年的利率路徑也因此變得迷霧重重。
從當前態勢看,就業市場的疲軟給了鲍尔推動降息的關鍵理由。過去數月就業增長放緩,疊加早期數據被大幅下修,美國勞動力市場“低招聘、低解僱”的脆弱平衡逐漸顯現——鲍尔明確警示“就業崗位進一步減少或推高失業率”,這番表態直接鞏固了市場對10月降息25個基點的預期,期貨交易員甚至已提前押注12月將迎來又一次降息,若這一預期落地,將與联准会官員此前的中位數預測完全吻合。
但鷹派的反對聲同樣不容忽視,且理由足夠充分。核心矛盾在於,美國通脹已連續多年高於目標,眼下仍面臨關稅摩擦等上行壓力——前舊金山聯儲高級顧問Tim Mahedy的話一針見血:“距離通脹達標已過去54個月,不能只盯着就業風險”。目前19名联准会官員中,已有8人預測2026年不會再降息;前聖路易斯聯儲主席布拉德更是直接潑冷水,稱10月降息是“板上釘釘”,但12月降息會因“通脹高企+經濟增長韌性”面臨巨大變數。
更值得關注的是,联准会內部的政策分歧還在出現新變量:理事沃勒、鮑曼等鴿派仍將就業視爲首要風險,但新聲音已然出現——米蘭公開呼籲“進行一系列50個基點的快速降息”,盡管目前仍是少數派,卻進一步加劇了政策方向的不確定性。
而2026年的利率路徑,還被兩大外部因素蒙上陰影。一方面是联准会的“人事變數”:鲍尔的主席任期將於明年5月結束,川普明確表示將挑選“主張低借貸成本”的繼任者,這可能從根本上改變联准会的政策基調;但另一方面,明年將輪換進入投票席位的克利夫蘭聯儲主席哈瑪克、達拉斯聯儲主席洛根均屬鷹派,對進一步降息持謹慎態度,人事結構的“鷹鴿博弈”可能讓政策走向更加搖擺。
另一方面是經濟數據的“矛盾信號”:美國消費者支出和經濟增長仍有韌性,但招聘市場卻持續降溫,這種“分化”本就讓政策制定難以取舍;而政府關門導致關鍵數據發布凍結,更讓联准会失去了判斷經濟真實狀況的重要依據,政策誤判的風險也隨之上升。
我的思考:2026年联准会或陷入“政策兩難”,市場需警惕預期差風險
1. 短期降息難改長期分歧:10月、12月的降息可能只是“階段性共識”,核心矛盾(就業疲軟vs通脹粘性)並未解決。一旦後續經濟數據出現轉向——比如就業市場意外回暖,或通脹因關稅、能源價格再次反彈,联准会內部的“內戰”可能會立刻升級,政策轉向的速度或許會遠超市場預期。
2. 人事變動或成關鍵轉折點:鲍尔任期結束後的“新主席效應”,與投票席位的“鷹派輪換”形成了鮮明對立。若新主席傾向於寬松,但投票層鷹派力量增強,联准会可能陷入“決策內耗”,政策出臺的及時性和力度會大打折扣,這反而會加劇金融市場的波動——畢竟市場最忌憚的不是“明確的加息/降息”,而是“政策方向的反復搖擺”。
3. 市場預期或存在“過度樂觀”風險:目前市場普遍押注2026年利率將“穩步下行”,但從鷹派的反對力度、通脹的潛在壓力來看,联准会明年的降息幅度很可能少於市場定價。正如Wolfe Research首席經濟學家Stephanie Roth所言,若明年初經濟顯現“過熱跡象”,市場對利率的預期可能會被徹底推翻,股票、債券等資產價格或因此迎來一輪劇烈調整。
後續可重點關注兩個信號:一是10月議息會議上联准会對2026年利率路徑的表述是否調整,二是明年初新主席人選確定後的政策風向變化——這兩大信號將直接決定联准会“內耗”的最終走向,也將爲市場提供判斷利率趨勢的關鍵依據。#晒出我的Alpha积分 #今日你看涨还是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