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 Schiff:黃金正在“蠶食”比特幣市場份額,以黃金計價的比特幣已從高點下跌32%


經濟學家彼得·希夫(Peter Schiff)長期堅持認爲黃金是比特幣的最大威脅,其核心觀點是黃金的價格表現和市場地位會直接削弱比特幣作爲價值儲存手段的吸引力。

1. 🥇 核心論點:黃金與比特幣的“替代品”關係
希夫認爲,黃金和比特幣在價值存儲功能上存在直接的競爭關係。他指出,當黃金價格持續漲並創下歷史新高時,投資者對黃金的興趣會增加,這可能使資金從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市場流出。例如,他曾提到,自2025年8月高點以來,以黃金計價的比特幣價格已下跌約32%,並據此判斷“黃金正在蠶食比特幣的市場份額”。希夫一貫強調黃金的穩定性,並對比特幣的波動性和投機性提出批評,他認爲比特幣是一種“投機資產”而非真正的貨幣,缺乏內在價值。

2. 💰 市場動態與資金流向
市場資金在黃金和比特幣之間的輪動現象似乎支持了希夫的部分觀察。例如,摩根大通的報告曾指出,在某些市場環境下,黃金與比特幣之間會呈現“零和博弈”的特徵,即資金從黃金ETF流出,同時流入比特幣ETF。希夫經常引用央行持續增持黃金(每年超1000噸)而並未選擇比特幣這一事實,來質疑比特幣作爲“未來貨幣”或“數字黃金”的地位。他認爲,黃金的強勁表現,特別是在經濟不確定性時期(如貿易緊張局勢下),會凸顯其傳統避險資產的地位,從而使比特幣的類似敘事受到挑戰。

3. ⏳ 長期視角與歷史參照
希夫將其論點置於更廣闊的宏觀經濟和歷史背景中。他將當前的經濟形勢與上世紀70年代的滯脹時期進行類比,指出政府赤字和貨幣超發可能引發通脹,而黃金歷來是應對此類情況的對沖工具。他預測,如果股市(如納斯達克指數)出現大幅下跌,比特幣可能因市場波動性而暴跌(甚至可能跌至2萬美元),而黃金則可能因避險屬性漲(可能突破3800美元/盎司)。希夫曾表示,如果黃金價格未來達到5000美元/盎司,可能會將比特幣價格壓制到1萬美元左右。

4. 🌍 根本分歧:資產屬性與貨幣功能
希夫與比特幣支持者的根本分歧在於對“貨幣”本質的理解。他認爲,貨幣必須是具有內在價值的最具市場價值的商品,而比特幣不符合這一標準。他甚至認爲,任何覺得比特幣和黃金很相似的人,其實“對黃金一無所知”。盡管他承認代幣化的黃金在數字支付領域有應用潛力,但他認爲這仍然基於黃金本身的實物價值,而非比特幣所代表的全新體系。

綜上所述,彼得·希夫關於“黃金是比特幣最大威脅”的論斷,是基於他對兩種資產在市場角色、價值基礎、貨幣功能以及歷史表現上的比較分析。他認爲,隨着黃金價格的持續走強和市場認可度的鞏固,比特幣作爲一種替代性價值儲存手段的吸引力將會減弱。
BTC4.43%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