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推動對半導體進口徵收關稅

robot
摘要生成中

唐納德·川普最近宣布,半導體進口將面臨關稅壁壘,但對於那些願意向美國經濟大量投資的公司,他似乎準備開後門。這種選擇性執法的做法讓我不禁懷疑,這是真正的經濟政策還是又一輪的政治表演。

周四,在與科技巨頭高管共進晚餐時,他特別提到了蘋果CEO蒂姆·庫克,暗示由於蘋果承諾擴大美國業務,庫克的處境會"非常好"。說白了,就是只要你掏錢,規則就能變通。

"我們很快就會徵收關稅,"川普對記者說,"相當高的關稅。"然而,他緊接着就給出了豁免條件:只要你進入美國市場或擴大業務,就可以避開這些關稅。這不就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換嗎?

川普此前曾揚言要對半導體徵收高達100%、甚至200%至300%的關稅,但蘋果承諾的1000億美元投資顯然軟化了他的立場。蘋果計劃在未來四年內向美國制造業投入6000億美元,還要通過其"美國制造計劃"將更多供應鏈轉移到美國。這是真心實意還是被逼無奈?

臺積電也在亞利桑那州投資約1650億美元,同樣獲得了關稅豁免。韓國企業也紛紛承諾在美投資,高管們先是朝聖般前往海湖莊園拜訪川普,隨後又前往白宮。這種商業外交的做法讓我感到不安——是在制定貿易政策還是在收保護費?

雖然川普的支持者可能會將這視爲"美國優先"政策的勝利,但這種不確定性和隨意性對全球供應鏈和消費者價格都構成了威脅。考慮到美國消費科技市場的龐大規模,一項全面的關稅方案將涵蓋從汽車到小型電子設備的所有含半導體產品,這幾乎意味着我們日常使用的每一件電子產品。

Global X ETFs的投資策略師Billy Leung認爲,蘋果的投資承諾已經提振了市場情緒。但我不禁要問:這種建立在脅迫基礎上的"投資"能持續多久?當政策隨領導人的心情變化時,企業該如何做長期規劃?

在這場關稅遊戲中,最終買單的很可能是我們普通消費者。當政策由交易而非原則驅動時,市場的公平性和可預測性就會受到侵蝕。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