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推出歐洲首個超算級人工智能超級計算機

robot
摘要生成中

歐洲終於加入了人工智能超級計算競賽,德國揭曉了木星,這是歐洲首臺超級計算機。我昨天在於利希研究中心觀看了總理弗裏德裏希·梅爾茲莊嚴地啓動了這臺巨獸——一套每秒可以執行一 quintillion 次操作的系統,相當於大約 1000 萬臺筆記本電腦同時運行。

這不僅僅是另一個科技玩具。Jupiter現在是全球第四快的超級計算機,由法國IT公司Atos和德國公司ParTec合作建造。Merz稱其爲一個"歷史性的歐洲先鋒項目",旨在挑戰美國和中國在人工智能基礎設施中的主導地位。

時機再關鍵不過了。盡管硅谷的工程師們在英偉達GPU集羣上運行他們的模型,而中國實驗室通過國家資金加速發展,歐洲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個旁觀者。木星計劃代表了歐洲在沒有華盛頓的持續許可下,發展獨立人工智能能力的嘗試。

讓我感到沮喪的是,就在木星上線的同一天,英偉達公開警告一項提議的美國法律,該法律可能會阻止像木星這樣的機器進行升級。GAIN AI法案將迫使芯片制造商優先處理美國訂單,而非國際發貨 - 本質上切斷了對歐洲人工智能系統的未來開發。

英偉達的回應可預測地是自私的:“我們從不剝奪美國客戶的利益以服務於世界其他地區。” 又一個科技公司在維持其全球壟斷的同時抵制監管的例子。

該法案將要求對高性能芯片進行出口許可,商務部可以完全阻止發貨。這是在拜登政府之前限制措施的基礎上,旨在限制中國對人工智能硬件的獲取。

這種虛僞令人震驚。盡管有這些“安全問題”,川普最近達成了一項協議,讓英偉達恢復向中國銷售被禁的人工智能芯片——作爲交換,英偉達將提成一部分銷售額。顯然,原則重要,直到錢擺上桌。

盡管木星的目標是生物技術和氣候研究等科學應用,但其政治意義是顯而易見的。德國Bitkom數字協會的拉爾夫·溫特格斯特呼籲爲初創公司和企業提供"不繁瑣"的訪問,但我想知道在當今分裂的科技格局中這是否現實。

歐洲的根本問題依然存在:盡管建立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基礎設施,他們仍然依賴於美國的芯片。在這種情況下,木星可能更多地代表了願望而非真正的技術獨立。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