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的質量噩夢:爲什麼2025年成了一個值得遺忘的年份

robot
摘要生成中

在首席執行官吉姆·法利宣布質量提升是福特的首要任務三年後,這家汽車制造商發現自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召回危機。今年美國已發出109次召回——是其最接近的競爭對手斯特蘭蒂斯的三倍多——2025年對這家底特律巨頭來說注定將是災難性的。

最新的打擊?全球範圍內召回了190萬輛汽車(。在美國召回了114.5萬輛),涉及衆多車型,包括林肯導航員、福特野馬和各種F系列卡車。問題涉及故障的後視攝像頭,顯示翻轉、扭曲或空白的圖像——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與福特之前因延遲召回行動而支付的$165 萬美元民事罰款相似。

特別令人擔憂的是,與可以通過軟件修復的召回不同,這一次需要在數百萬輛汽車中進行實體經銷商的訪問和相機更換。福特已經記錄了超過44,000個與這一單一問題相關的保修索賠。

我跟蹤福特的質量指標已經多年,趨勢令人擔憂。他們的保修成本佔收入的百分比一直在穩步上升——這清楚地表明法利的質量倡議並未產生效果。跨越電子、機械甚至內飾問題的各種召回表明這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而不是孤立事件。

有人可能會爭辯說,增加的召回實際上展示了福特對質量的高度關注——他們只是發現了更多的問題。但是,當你可能召回的車輛數量超過你每年銷售車輛數量的兩倍時,某些東西顯然是根本性的問題。

對於投資者來說,這帶來了嚴重的擔憂。福特的資產負債表依然穩健,股息也很吸引人,但這些持續的質量問題反復影響着盈利。在福特在降低保修成本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之前,我對他們在日益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中有效競爭的能力持懷疑態度。

問題不在於福特能否生存過這些挑戰,而在於管理層是否能夠最終兌現三年前承諾的,解決看似根深蒂固的質量問題。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