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加密貨幣詐騙!「68 億美元比特幣」受害者恐拿不回英國扣押資產

中國籍公民錢志敏於 2024 年 9 月承認其取得並持有價值 68 億美元的比特幣等犯罪所得,這起加密貨幣詐騙案受害者超過 12.8 萬人。儘管檢方本週宣布擬制定受害者賠償方案,但根據《犯罪收益法》,英國政府仍可能保留沒收的比特幣,被沒收資產通常會流入國庫或執法部門預算,受害者賠償並非總是優先考慮。

藍天格銳加密貨幣詐騙案始末

根據 Decrypt 報導,這起加密貨幣詐騙案的核心人物錢志敏,透過名為藍天格銳的投資平台在中國全國 31 個省市共吸收資金 402 億餘元人民幣(約 68 億美元)。據天津市公安局河東分局資料,該案於 2017 年 4 月 21 日正式立案偵查,但此時錢志敏已預見風險並使用假證件外逃至英國。

2014 年至 2017 年間,錢志敏透過投資騙局從超過 12.8 萬名中國投資者非法取得這些資金。受害者被承諾高額回報,許多人投入了畢生積蓄。投資者團體聘請的律師 William Glover 在法庭聽證會上對彭博社表示,一些投資者「蒙受了巨大的個人損失,包括生命、婚姻、家庭和事業等」。這種加密貨幣詐騙手法利用了受害者對高收益的渴望和對區塊鏈技術的不了解。

數年來,錢志敏將贓物轉換為比特幣並試圖進行洗錢。選擇比特幣作為洗錢工具,是因為加密貨幣具有匿名性和跨境轉移便利性。在錢志敏使用假證件逃往英國後,倫敦警察廳在 2018 年至 2021 年期間查獲了這批被竊的比特幣。2024 年 4 月下旬,英國警方因洗錢罪將錢志敏抓獲歸案。

這起案件的規模在加密貨幣詐騙歷史上極為罕見。68 億美元的金額使其成為史上最大規模的單一加密貨幣詐騙案之一,僅次於 OneCoin 和 PlusToken 等國際性龐氏騙局。更重要的是,由於比特幣價格在扣押期間大幅上漲,這批資產的當前價值已接近 70 億美元,遠超原始詐騙金額。

英國政府扣押 70 億美元的法律依據

過去幾週,關於英國政府計劃如何處置其近 70 億美元比特幣儲備的疑問層出不窮。以德國為例,他們去年出售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比特幣,這些加密貨幣都是在各類案件中查收的。而根據 Arkham 情報公司的數據,美國政府目前仍持有價值 370 億美元的查收資產,立法者正意圖以此建立加密資產戰略儲備。

根據彭博社報導,本案檢方最初表示計劃保留大部分比特幣,但本週在法庭聽證會上宣布擬制定受害者賠償方案。據悉,已有數名投資人向法院提出資金追索申請。代表一群投資者的律師 Jackson Ng 向彭博社表示:「考慮到沒收資產規模之大前所未見,以及公眾對潛在盈餘的爭論,我們的立場很明確:必須把對受害者的賠償放在首位。」

然而,英國加密貨幣資產追討公司 CryptoCare 的執行長 Nick Harris 警告稱,受害者可能會對最終結果感到失望。Harris 向 Decrypt 表示:「根據《犯罪收益法》,英國仍可能保留沒收的比特幣,而非直接進行重新分配。」這部法律賦予英國政府極大的自由裁量權,允許將沒收資產用於公共用途而非優先賠償受害者。

Harris 進一步表示:「通常來說,被沒收的資產會透過資產追回獎勵計劃流入國庫或執法部門的預算,美國和澳大利亞也效仿了這一制度,這些國家並不總是優先考慮受害者賠償。」這種制度設計的邏輯是,執法部門需要資源來打擊犯罪,沒收資產可以自我供養這些行動。但對於加密貨幣詐騙受害者而言,這意味著他們可能永遠無法收回損失。

受害者賠償為何如此困難

檢察官尚未提供賠償方案的具體細節,但從法律和實務角度看,這起加密貨幣詐騙案的賠償面臨多重障礙。首先是管轄權問題。受害者絕大多數是中國公民,犯罪行為發生在中國,但資產被英國扣押。這種跨國性質使得賠償程序極為複雜,需要中英兩國司法合作。

其次是資產價值波動問題。比特幣價格在扣押期間大幅上漲,從 2018 年的低點到現在,漲幅可能超過 10 倍。這產生了一個倫理和法律問題:增值部分應該歸誰?受害者認為他們應該獲得包括增值在內的全部資產,因為如果沒有詐騙,這些比特幣本應屬於他們。但英國政府可能認為,增值是在其監管期間產生的,應該由國家享有。

第三是身份驗證難題。12.8 萬名受害者分散在中國 31 個省市,許多人可能缺乏充分的證據證明其投資金額和損失。在加密貨幣詐騙案中,詐騙者通常不會保留完整的受害者記錄,或者故意銷毀證據。這使得建立一個公平的賠償機制極為困難。

第四是時間成本。跨國資產追回程序通常耗時數年甚至十年以上。在此期間,受害者面臨生活困難,有些人可能等不到賠償就已離世。投資者團體聘請的律師在聽證會上強調的「生命、婚姻、家庭和事業」損失,正是這種時間拖延造成的次生傷害。

各國政府如何處置沒收加密資產

英國並非唯一面臨如何處置沒收加密資產問題的國家。德國政府去年出售了從各類案件中查收的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比特幣,引發了市場波動和公眾爭議。許多人批評德國政府選擇在價格相對低點拋售,導致國家損失了潛在的增值收益。

美國採取了不同的策略。根據 Arkham 情報公司的數據,美國政府目前仍持有價值 370 億美元的查收加密資產,主要來自絲綢之路、Bitfinex 駭客案等重大案件。美國立法者正意圖以此建立加密資產戰略儲備,將沒收的加密貨幣視為國家戰略資產而非簡單的犯罪收益。這種做法引發了關於受害者權益與國家利益平衡的激烈辯論。

澳大利亞同樣效仿了資產追回獎勵計劃,將沒收資產的一部分用於資助執法部門的進一步行動。這種制度的支持者認為,它創造了一個正向循環:打擊犯罪獲得的資源被再投資於打擊更多犯罪。但批評者指出,這種制度可能激勵執法部門過度扣押資產,而忽視了受害者的優先賠償權。

在這起加密貨幣詐騙案中,英國政府面臨的選擇將設立重要先例。如果選擇優先賠償受害者,將鼓勵其他國家採取類似做法,強化對受害者權益的保護。如果選擇保留資產用於國庫或執法預算,可能引發國際批評,特別是來自受害者所在國中國的外交壓力。目前,投資者團體已向法院提出資金追索申請,強調賠償應放在首位,但最終結果仍需數月甚至數年才能明朗。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