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0 日,加密市場因關稅消息重挫。$EIGEN 當天盤中一度狂跌 53%,價格由 $1.82 跌至 $0.86。表面看似市場在累積,實則是系統性分配,事實不僅於此。
過去 30 天,$EIGEN 盈利最多的交易者中有 68% 已全部離場。他們離開並非因 10 月 10 日暴跌,而是提前布局,規避未來 24 個月的供給衝擊——首批解鎖已於 10 月 1 日開始。
我查閱了鏈上數據,因為社群媒體首頁再度充斥著各種看漲標題。
更關鍵的是,市場敘事與價格走勢明顯背離。EigenCloud 持續發展:已與 Google 合作,TVL 從 8 月的 12 億美元成長至 17.5 億美元,Coinbase AgentKit 完成整合,區塊鏈代理驗證功能落地,EigenDA V2 及多鏈擴展也正穩步推進。
然而,核心問題在於:自 11 月 1 日起,未來兩年每月將有約 4,700 萬美元的 $EIGEN 代幣解鎖,流通市值每 30 天將增加 13%。
獲利交易者已提前撤出,回顧近 30 天走勢一目了然。聰明資金雖有局部抄底,但主要貢獻者是一位目前已沉寂的大戶,據 @nansen_ai 資料顯示。同期有 1,220 萬美元流入交易所。
10 月 10 日的暴跌只是市場雜音。真正該關注的是時間節點:誰在 10 月 1 日前離場,誰於閃崩時買進,誰目前選擇觀望。
最值得留意的是:過去 30 天盈利前 25 名的 $EIGEN 交易者中,68% 已徹底清倉,不是部分獲利離場,而是全數撤出。
榜首「crashman.eth」創下 272% 回報率,現已未持有任何幣。第二名獲利 97% 後離場,第三名獲利 91% 後撤退。榜單行為高度一致。
前 25 名中,僅剩 8 人仍持有 $EIGEN,平均持倉僅剩 30%。即使如此,這些人也已大幅減碼 70% 峰值倉位。
比起回報率,持倉數據更具參考價值。高獲利但低持倉,代表早期信心已轉為保守。離場行動自 9 月中旬即展開,遠早於 10 月 10 日閃崩,彼時幣價仍高於 $2。
這些交易者洞悉解鎖時程,提前果斷撤出。
關鍵時間與 10 月 1 日解鎖相吻合,$EIGEN 結束數月管制後開放交易。首批 3,682 萬枚 $EIGEN 解鎖前兩天,幣價下跌 26%。
頂級交易者提前行動,賣出並流向交易所。表面看似市場累積,實際是系統性分配——鏈上數據清楚反映。
查閱近 7 天 Flow Intelligence,發現又有 1,232 萬美元的 $EIGEN 流入交易所,當中 344 萬美元直接來自頂級盈虧(PnL)交易者。
上月聰明資金持倉成長 68%,由 140 萬枚增至 236 萬枚,但其中過半集中在一個錢包,目前持有 123 萬枚 $EIGEN。
該大戶 9 月持續買進,10 月 1 日解鎖前於底部附近賣出,隨後價格反彈再度買入,10 月 10 日閃崩後又加碼。
這種定期定額(DCA)策略稍顯異常,更重要的是,未形成聰明資金的普遍共識。除該大戶外,其他聰明資金合計持有約 120 萬枚,分散在數十個錢包,難以形成明確訊號。值得注意,聰明資金總持倉僅占總供應量 0.13%。
此外,過去 24 小時聰明資金完全未動,也沒有其他明顯流入。連該大戶都選擇沈默。
同時,$EIGEN 價格持續下滑,更多頂級盈虧(PnL)錢包獲利了結,供給持續湧入交易所,詳見上方截圖右側。
這種沈默有兩種解讀:
結果將於 11 月 1 日揭曉。
因為 11 月 1 日,新一波解鎖壓力即將來臨。
解鎖時程早已公開,但市場對其真正影響關注有限,也少有人將其放入實際市場環境解讀。
2024 年 10 月 1 日解鎖,解除轉帳限制,進入一年鎖定期。
2025 年 10 月 1 日,首批 3,682 萬枚 $EIGEN 解鎖。自 11 月 1 日起,未來約 23 個月,每月將有 3,682 萬枚解鎖,直到 2027 年 9 月。
以現價計算,每月將有 4,700 萬美元進入流通。現市值 4,900 萬美元,月度解鎖將帶來約 10% 稀釋壓力,影響相當明顯。
目前僅 23% 供給在流通,完全稀釋估值與流通市值比值 4.5,代表 77% 仍處鎖定。
前十大持有者掌控 50% 供給,其中大部分為協議錢包、交易所儲備及 VC 配額,皆受同一鎖定期管制。
代表未來兩年市場將持續承受賣壓,而非單一事件。
9 月離場者並非因價格波動,而是提前避開明確日期的供給衝擊。
諷刺的是,EigenCloud 協議本身發展優異。
TVL 達 17.5 億美元(8 月約 12 億美元),與 Google Cloud 合作推展 AI 支付驗證,Coinbase AgentKit 整合,區塊鏈代理驗證落地,4 月上線懲罰機制,7 月推出 EigenDA V2,多鏈擴展穩健推進。
開發進展紮實,採用率穩步提升,基礎設施邏輯得以落實。
但再強的基本面也難彌補代幣經濟學的缺口。協議與代幣本質不同。項目雖擁有代幣,但兩者表現常常不同步。
$EIGEN 的成長故事正面臨多年度沉重解鎖週期,而該週期尚未全面展開。因此我始終將產品分析與代幣分析分開,尤其在鎖定期內,兩者難以同步。
代幣若要成功,協議必須每月吸收 4,700 萬美元新增供給,創造足夠真實的市場需求。
即使如 EigenCloud 這類具備規模與影響力的項目,這也是極高挑戰。
協議成長與供給壓力誰能勝出,我無法預測。
但數據已經說明一切。此刻我的社群媒體首頁也被 $EIGEN 看漲訊息洗版。熟悉我的讀者應明白我指的案例。
針對 $EIGEN,獲利交易者在首輪解鎖前幾週離場,最成功者於價格超過 $2 時退出。單一大型聰明資金大戶於暴跌期間吸籌,隨後選擇沈默。新一輪解鎖窗口逼近,交易所流入持續增強。
10 月 10 日因關稅導致的暴跌只是表面。真正的故事是錢包針對 24 個月解鎖週期提前布局,而該週期將在 11 月 1 日正式加速。
模式辨識結論:
當頂級持有者持倉比例跌破 30%、交易所流入量激增且重大解鎖週期近在眼前時,通常不是買入訊號。
11 月 1 日將成為供給週期新一輪月度考驗,屆時可見大戶信心是否兌現,或早期賣家判斷是否正確。
請觀察以下指標:
此分析架構適用於所有設有解鎖機制的代幣。方法論遠勝於個別交易。
鏈上數據讓你擁有與機構和基金同等資訊,關鍵在於能否提前發現市場尚未覺察的訊號。
若你能做到,已領先 99% 的 Crypto Twitter 使用者。
數據來源:Trust me b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