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去中心化自治組織 The DAO 遭遇重大駭客攻擊,成為加密貨幣領域的指標性事件之一。這起攻擊導致約 6000 萬美元的 以太幣被竊,對以太坊社群造成極大震撼。駭客利用 The DAO 智能合約程式碼的漏洞,將組織 錢包內資金非法轉出。此事件不僅揭露智能合約潛藏的安全風險,更直接引發以太坊區塊鏈的分岔爭議。事件發生後,以太坊經典(Ethereum Classic)誕生,沿用最初未經更動的區塊鏈歷史。The DAO 攻擊成為產業警鐘,強調提升安全措施與全面程式碼審查的必要性,同時也引發關於區塊鏈不可竄改性與去中心化系統中人為介入的深度討論。
2017 年,Parity Technologies 的多簽錢包爆發重大安全事件,震撼加密貨幣圈。因軟體存在嚴重漏洞,約 30000 萬美元等值以太幣遭到凍結。11 月 8 日,一名 GitHub 用戶「devops199」因無意間觸發 Parity 錢包程式碼中的漏洞,導致逾 500 個多簽錢包資金全部被鎖定。當年 7 月,Parity 錢包也曾因另一漏洞遭駭客盜走 3200 萬美元。下表呈現兩起 Parity 錢包事件的影響:
Date | Incident | Amount Affected |
---|---|---|
2017 年 7 月 | Parity 錢包遭駭 | 3200 萬美元 |
2017 年 11 月 | Parity 錢包遭凍結 | 30000 萬美元 |
11 月的凍結事件格外令人憂慮,並非惡意行為,而是意外觸發漏洞造成。儘管深入調查,至今仍無法解鎖遭凍結的資金,受影響用戶依舊無法操作。該事件凸顯在加密貨幣與區塊鏈技術快速發展下,嚴格安全措施與程式碼審查的重要性。
自 2018 年起,中心化交易所頻繁遭遇重大駭客攻擊,截至 2025 年累計損失金額已突破 10 億美元。這些安全事件揭露產業安全體系的重大隱憂,動搖投資人信心,亦凸顯數位資產生態系對強大安全防護的迫切需求。攻擊事件多發且損失龐大,產業參與者與監管機構高度關注。
下表進一步說明相關數據:
Year | Number of Major Hacks | Estimated Losses (USD) |
---|---|---|
2018 年 | 3 | 87500 萬美元 |
2019 年 | 2 | 29200 萬美元 |
2020 年 | 4 | 30000 萬美元 |
2021 年 | 5 | 61100 萬美元 |
2022 年 | 3 | 39800 萬美元 |
這些數據凸顯中心化交易所持續面臨安全風險,也反映強化安全體系的急迫性。加密社群正加速推動更安全的基礎建設與高階防護機制落實,但攻擊事件仍時有所聞,數位資產安全依然面臨嚴峻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