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活動:#发帖赢代币CGN 💥
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CGN、Launchpool 或 CandyDrop 相關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1,333 枚 CGN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10月24日 18:00 – 11月4日 24:00(UTC+8)
📌 相關詳情:
Launchpool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771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763
📌 參與方式:
1️⃣ 在 Gate 廣場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CGN 或相關活動(Launchpool / CandyDrop)相關;
2️⃣ 內容不少於 80 字;
3️⃣ 帖子添加話題:#發帖贏代幣CGN
4️⃣ 附上任意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置(總獎池:1,333 CGN)
🥇 一等獎(1名):333 CGN
🥈 二等獎(2名):200 CGN / 人
🥉 三等獎(6名):100 CGN / 人
📄 注意事項: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
獲獎者需完成 Gate 廣場身分認證;
活動最終解釋權歸 Gate 所有。
美晶片投資專家:中國開戰也拿不到台積電,美日韓早布半導體防線
前富達投信基金經理人、現任對沖基金 Atreides Management (AT Trades) 投資長 Gavin Baker 於 10/23 受訪指出,就算台海衝突爆發,中國也不可能奪下台積電 (TSMC) 廠房與工程師。因為關鍵人才將被迅速撤離至日本、南韓、以色列與美國等盟友國,並在美軍護航下安全轉移。
他認爲,這樣的布局其實讓局勢更穩定,因為中國即使入侵,也拿不到技術、拿不到人。同時強調台積電依然是全球晶片產業核心,領先 Intel 約 18 – 24 個月,而美國則透過政策與入股打造「盟友版主權供應鏈」。在他看來,晶片早已超越商業範疇,成為影響台海安全與全球秩序的戰略核心。
Gavin Baker 是誰,為何是半導體權威
Baker 於 2019 年創立對沖基金 AT Trades 之前,任職於富達投信,管理規模高達數十億美元的科技與消費基金。在富達任內,他以早期投資 NVIDIA、Tesla、Amazon、Meta、Broadcom 等成長股聞名,也因此在華爾街內部被稱為「最早看懂 AI 與 GPU 投資邏輯」的基金經理人之一。
Baker 也經常受邀參加 CNBC、彭博投資論壇與多場 AI 研討會等場合,討論晶片與 AI 投資趨勢。他被視為「連科技公司執行長都會聽的投資人」, 例如多次受邀與 Bill Gurley、馬斯克等圈內投資人一同出席閉門研討會。若用一句話形容他在業界的角色,他是:
「能同時跟工程師談晶片製程、又能跟華爾街談 ROI 的投資人。」
台積電領先 Intel 約 18 – 24 個月
Baker 認為,台積電目前領先 Intel 與 Samsung 約 18-24 個月,這樣的領先不只是設備或技術的差距,而是來自「製程配方」的累積。
他以烘焙作比喻,指出大家都用相同的原料和工具,但真正關鍵在於誰先做出成功的配方,因為上一代的經驗會讓下一代製程更快突破。Baker 也提醒,台積電領先的歷史並不長,真正超前 Intel 也不過是近 6 年的事。
接單熱潮無視地緣風險,技術本土成護國關鍵
對於台積電在美國的布局,Baker 指出台積電亞利桑那廠一開工就接單爆滿,漲價後客戶仍然搶著下單、需求不減。他認為,美國製造的晶圓,因政治與供應鏈安全因素,市場願意支付將近一倍的溢價。
另一方面,台灣政治圈內普遍認為,最先進製程仍應保留在台灣本土,以維持地緣政治的戰略安全。Baker 稱這種做法是「保險機制」,確保美國在保衛台灣時有明確動機。
中國動武奪不下台積電,美日韓打造盟友供應鏈
Baker 語氣堅定地表示,即使台海爆發衝突,中國也不可能奪下台積電的廠房與工程師。他表示一旦發生危機,這些關鍵人才會在第一時間被撤離,分送至日本、南韓、以色列、亞利桑那、奧勒岡州與德州等地,由美軍戰機護航離開。Baker 認為,這樣的應變體系與盟友分布,反而能讓情勢更穩定。
他進一步指出,未來應建立由美國、日本、南韓、以色列、歐洲、墨西哥與波斯灣國家共同組成的「盟友版主權供應鏈」,將晶片生產、封測、材料與零組件分散布局,打造安全且具韌性的全球晶片網路,確保在任何突發情況下仍能維持高階製造能量。
出口限縮留一代差距,中國難撼全球領先
談到美國對中國晶片出口限制,Baker 認為兩極化的做法都不理想。他不支持完全封鎖,也不贊成提供同等先進的產品,而是主張提供「落後一代」的版本,維持戰略差距但不至於逼迫中國孤注一擲。
他估計在實施出口限制前,中國距離全球最先進製程的差距大約是六到八年,如今約為四年,但未來這個差距可能會擴大。他也肯定中國工程師的能力與勤奮,認為他們雖然受到限制,但仍會以各種方式取得部分先進 GPU,只是數量遠少於未受控的情況。
他特別提到中國的 AI 實驗室如 DeepSeek,在硬體劣勢下依舊能快速突破,展現極強的工程實力。不過他對部分中國實驗室公佈的研發成本數據抱持懷疑,認為有誇大成分。
地緣衝突如果爆發,全球晶片製程恐倒退兩年
緊接著 Baker 談到,如果世界因地緣衝突或制裁而被迫退回較舊的晶片製程,那就等於整個世界將倒退至兩年前。他舉例,假設 iPhone 17 無法繼續使用最新製程,全球手機產業就得重新回到 iPhone 16 級的效能與設計,並花六個月左右的時間,把晶片重新設計以符合較舊的製程規範。
Intel 製造比例定會上升,以維護美國晶片供應鏈
對於美國政府入股 Intel 約 10%,Baker 表示在此之後,即使晶片製程落後半代或一代、成本更高,美國政府仍會更加要求美企增加在 Intel 的下單比例。他認為,這種「政府出面帶單」的策略,對美國晶片供應鏈的安全很重要。
Baker 也預測,最尖端產品短期內仍將繼續在台灣生產,但隨著 Intel 18A 與 14A 的成效顯現,美國本土製造的比例會逐步提升。
這篇文章 美晶片投資專家:中國開戰也拿不到台積電,美日韓早布半導體防線 最早出現於 鏈新聞 ABMedia。